吴晓灵:金融概念内涵不同让主管部门在布局上难取舍

2020-07-07 08:11已围观

安装36金融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联合主办的中国资产管理业务监管研究课题报告发布会7月7日在线上举行。课题牵头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CWM50学术总顾问、课题执笔专家吴晓灵在发言中表示,一些名称相同的业务在中国与西方国家市场的内涵存在不同,这也让金融主管部门难以在业务布局上进行取舍。明确一些概念的本源和内涵,寻求概念及监管原则的共识,已迫在眉睫。

  她介绍,2012年以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设计了众多的资产管理产品,在满足公众财富保值增值需求,满足社会不同层次融资需求的同时,也因法律关系不明确、风险管控不到位、监管边界不清晰而埋下了风险隐患。2019年7月国务院金融委发布了金融业对外开放的11条措施,大大放宽了外资进入我国资产管理市场的限制。但本质相同的资产管理机构由不同的监管机构审批、本质相同的资产管理产品监管规则不完全相同,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些困惑。

  2018年4月《资管新规》发布以来,监管部门在统一概念、统一规则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许多重大原则问题已有共识,规则差异在逐渐缩小。明确概念、统一规则,逐步实现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是既定的方向。

  但吴晓灵表示,还有一些概念目前尚未形成共识,比如银行理财产品能否归入公募基金或私募基金范围,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与货币基金能否名称统一等。形成共识的原则在实施中还面临以往法律的制约,比如广义的财富管理包括集合投资管理、投资咨询和单一客户投资管理(专户管理),狭义的财富管理一般是指投资咨询和专户管理,而《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对投资咨询做了极窄的定义。还面临新老产品转换阵痛的制约等问题。

  她表示,“研究聚焦于资产管理业务生态链的梳理和概念的界定,希望能促进概念的进一步明确、规则的进一步统一,帮助树立投资者利益优先的行业行为规范,为资产管理业务规范发展、平稳过渡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36金融财经 刘丽丽)

扫二维码进入直播间看回放

搜索

广告位
广告位

标签云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