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清:中国不存在所谓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019-05-25 13:40已围观

中美贸易冲突升级背景下,掌舵近300万亿元金融业资产的监管部门正式表态,强调金融业开放不会停顿、更不会倒退。

5月25日,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办公厅主任肖远企,代央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出席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并念了郭树清的演讲稿。在这份约7000字的演讲稿中,郭树清回应了国际上的一些质疑之声。

郭树清指出,近年来国际上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结果,这种说法毫无根据。

首先,郭树清从持股比例的角度作出反驳,他认为中国的经济成分已呈现出日益明显的多样化特征。

其一,据郭树清介绍,国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一直在持续下降,国有经济在GDP中的占比不足40%。国有企业中很多也在境内外上市,实际上是股份制企业;100%的纯国有企业已经极少。大型国有企业中,也有大量子公司控制权已让渡给民营企业的现象;即使是中央国有企业,相互之间也处于竞争之中,早在20多年前的军工企业改革时,每个行业的单一国企都分成了两家以上的公司。

其二,郭树清表示,当前民营和外资几乎可以进入所有行业、所有领域,没有任何限制和壁垒。无论是轨道交通,还是装备制造、能源原材料,都可以看到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身影。他强调,我们坚持竞争中性原则,强调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鼓励既竞争又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的多赢局面。

比如金融行业,郭树清指出,中国的金融机构有国有控股也有民营化外资控股,上市机构和农信社还有自然人参股。据其介绍,目前国内4588家银行业机构中,民营机构控股的超过3000家;170家中资保险公司,多数为民营控股;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也是以民营控股为主。

郭树清指出,即便是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经境内外两地上市后,社会股权占比平均达到30%,有的甚至超过40%。中国五大银行的市场份额现在只有37%,与英美等国家前五大银行的市场份额的占比很接近。

正是因社会股权近三分之一,境外投资者对五大行要履行的行政化目标,产生了一定的担忧。比如,监管部门今年要求五大行实现支持小微新增信贷规模30%以上、综合融资成本降低1个百分点这一目标。(见财新网“信贷政策风险攀升 大摩下调四大行评级至‘观望’”)

郭树清则回应称,中国发布的指导性政策,是各个国家普遍采用的方法,如美国的“出口倍增计划”、欧盟的“工业复兴战略”等。他强调,中国的产业政策、信贷政策是指导性的,不是指令性的,各项政策的落地要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原则,因时因地制宜,没有搞“一刀切”。

除了传统金融行业,在金融科技领域,郭树清指出,金融科技在中国发展迅速、应用广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对于民营互联网企业采取了审慎、包容的态度,营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他介绍,如今所有的金融科技公司都与大中型银行结成了合作伙伴关系,其他银行也大力发展金融科技,与科技公司在资金筹集、账户开立、支付结算、普惠金融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郭树清强调,金融业开放是大势所趋,不会停顿,更不会倒退。2012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贸易国,2018年中国进口和出口已占全球10.8%和12.8%,全球超过一半的国家将中国视为最大贸易伙伴。相对于商品贸易,中国服务业开放程度相对滞后,金融是服务业的重要领域,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需求,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他指出,2018年中国宣布了15条银行业、保险业对外开放措施,2019年5月又宣布了12条新的对外开放的措施,目前正陆续落地实施。未来金融业开放的空间还很大,目前外资占中国A股市场市的比重只有2%,占中国债券市场的比重也只有2.9%,外资银行资产占全部商业银行的比重为1.6%,外资保险公司占比为5.8%,都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

他表示,特别欢迎那些拥有良好市场声誉和信用记录,在风险管控、信用评级、消费金融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等方面具有特色和专长的外资机构进入中国,丰富市场主体,创新金融产品,激发市场活力。

扩大金融开放的同时,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和复杂性也会增大。郭树清指出,对于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防控好金融风险特别重要;要特别警惕境外资金的大进大出和“热钱”炒作,坚决避免出现房地产和金融资产的过度泡沫。

[财新传媒新近在微信平台推出实验性单品“我闻”/“金融人·事”,对金融圈有更多垂直报道。可点此。]

搜索

广告位
广告位

标签云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