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普惠金融需可持续 风控和激励机制至关重要

2019-10-12 16:04已围观

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会在多大程度上颠覆普惠金融?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认为,尽管科技带来很多变化,有些变化具有颠覆性,但也要看到金融服务和普惠金融有其自身规律,这些规律并不是那么容易由于新科技的出现就发生变化。

10月12日,周小川在2019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数字和网络技术对普惠金融冲击是,普惠金融从过去强调基层网点转变为更多依靠数字技术和电子网络,但这个转变也具有不确定性;未来可能出现混合局面,既需要扎根基层的网点和金融机构,也需要更多线上普惠金融业务,二者最终将呈现何种格局,还需要在演进中逐步探索。

周小川强调,金融服务和普惠金融的自身规律还要遵循。首先,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尤其是财务可持续性需要得到保证。过去大家有零和博弈的想法,不太接受基层金融机构改革和实体经济共生的想法,但是,有了好的实体经济,才有金融服务需求,同时保证金融服务质量和合理回报。反过来说,金融机构如果没有好的财务能力,则容易出现风险和危机,类似的教训已经屡见不鲜。

“国际上一些国家尤其是拉丁美洲国家,存在不少民粹式的政策,主要是一些政治家追求短期收益和选票支持,主要以给好处为主,而不强调可持续性;但有些不可持续的、具有民粹色彩的政策,可能过一段时间就站不住脚了。”普惠金融究竟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在他看来,只有提高生产力,特别是供给侧的生产力,普惠金融才能够做到可持续。

“还有一个不变的规律,风控和监管仍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周小川指出,一些打着普惠金融幌子的,最后往往是风控出了问题,如果要减低风险,除了自身风控建设和监管到位,财务制度、会计准者、会计准则执行等也不能缺位。

第三,需要平衡激励机制和社会责任,使两者更好地结合。周小川指出,社会责任往往被人们强调,但是如果激励机制设计得不合理,会影响普惠金融的财务可持续性,会影响积极性究竟向哪个方向发挥,甚至会鼓励一些“冒牌”的活动,因此设计好激励机制十分重要。

周小川指出,中国在普惠金融的可持续性方面,有过三次值得深刻总结的教训,最近的一次就是P2P网贷,“P2P网贷中间还是有一些很好的新生事物,动机也是为了搞普惠金融,但有些方面还是违背了财务健、可持续性和监管方面的基本规则,因此也出现大面积的问题。”

此外,金融服务历来是以信息为基础的,对客户的信息依赖程度非常之高。“如果更多依靠数字和网络技术,很可能很多小型普惠金融机构更多希望依靠公共征信系统,假设公共征信系统都能提供大家满意的、丰富的信息,那么中小型机构有什么大的必要存在呢?”他指出。

周小川认为,涉及到普惠金融,除了靠征信系统等公共基础设施,还是需要有独特的、专有了解的一些信息,因此,专注于普惠金融的机构要想办法弄清自己的信息优势或比较优势是什么,才能做到比其他机构更好、更安全、更可靠。

如何降低风险,也是中国普惠金融面临的挑战。周小川指出,可以发展针对风险的保险机制,例如农产品期货,既可以事先锁定销售价格,又能够结合种植业气候灾害保险、病虫害保险、 养殖业病疫保险等,形成有价格、有保障的以农业订单为基础的保险的信贷机制,由于中国还面临一个特殊问题即宅基地流转限制,因此在抵押品方面遇到的挑战会比很多国家都要大,这一做法可能是中国目前迫切需要的。

在这些挑战之外,也要防止走偏。周小川提醒,由于科技发展和资本市场融资的诱惑,存在很多急功近利的做法,有一些金融机构、包括一些民营金融机构都受到这些思潮的影响,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吸取了惨痛的教训。

他表示,对于普惠金融的各种机构,无论是传统的社区类金融机构,还是新兴的以科技为基础的不限于地域的机构,以及保险业、证券业、农产品期货、支付等,希望将来对这些机构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更深刻的研究,从而也使得中小型普惠金融机构真正有更明确的方向和发展的空间。

[财新传媒新近在微信平台推出实验性单品“我闻”/“金融人·事”,对金融圈有更多垂直报道。可点此。]

搜索

广告位
广告位

标签云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