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贸会会长高孔廉:两岸供应链产业不能只是合作,还要做好分工

2019-05-19 07:59已围观

两岸的供应链产业不能只是合作,最好是要有所分工。如果做好了适当的配合,两岸在供应链方面的互利互惠空间将非常巨大。 台湾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高孔廉在由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自贸区福州片区管委会、福州市商务局、福州市台港澳办、福州市贸促会、《财经》杂志、《财经》智库承办的2019中国供应链高峰论坛上如此表示。

台湾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会长 高孔廉

高孔廉称,要连接两岸,以下几个方面的融合问题很重要:第一个是文化。第二个社会,第三个是经济。两岸之间互有所长,大陆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以及创新服务;台湾则拥有良好、扎实的产业技术以及生产基础。两岸如将技术和市场的优势结合起来的话,可以研究共同的供应链行业标准,甚至将其上升为国际标准。

高孔廉认为,未来供应链的发展,会面临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区域经济整合跟保护主义两者之间矛盾冲突的问题。就国际贸易理论也好,企业经营理论也好,都是应该要强调分工的,要选择比较利益进行分工。所以,很多国家会签署区域经济整合自由贸易区协议,目的就是在此。

第二个问题是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货物贸易三者的变化情况。数字经济的趋势之下,这三者的未来发展会涉及到软件,AI、人才这些问题,两岸之间应该要共同讨论这方面的人才培育计划。

第三个问题就是有关WTO的问题。未来WTO的规则要如何演变?演变的结果对于整个产业供应链的未来计算方式也会有相当程度的影响。

以下是发言实录: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今天很荣幸有机会参加中国供应链论坛。 供应链很重要一个问题就是必须解决民生问题,我想这时候是用餐时间,我尽量把我报告精简一点。

谈到供应链、产业链跟价值链,这三个是现在非常热门的话题。这个话题从产品起点,包括产品的研发,原材料、设计、以至到中间的制造,后面的品牌、行销、物流等等,这些整个来说是供应链的一环。当然我们很难说从某一个点计算它价值,刚才有谈到Iphone,Iphone是在美国设计、研发,然后在中国制造。但是,事实上他的很多原料跟零部件是来自美国、日本、台湾地区,最后在中国大陆组装成苹果,然后出口到世界各地。如果我们纯粹从制造面来看的话,也许在这边所能够得到的部分比例上不高。但是事实上,它的行销、品牌这部分成本实际上相当庞大。

我最近看大陆的电视剧,我发觉有好几个电视剧里面所有的演员所拿手机是Iphone,所用电脑是苹果。这部分的费用都是归在行销里面。所以,他虽然赚了很多,但是他的支付其实也是很高的。首先对供应链来说,我先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刚才主持人介绍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我们这个协会的创办人就是对海峡两岸关系以及两岸交流有巨大贡献的江丙坤先生,我们这个会的宗旨就是促进两岸之间的交流跟互惠。我们现在也负责包括邀访、接待大陆的团体,在中间扮演协调、桥梁的角色。这是简单的先谈海贸会。

习近平主席今年1月2号在《告台湾同胞书》里面有讲到很重要的五条,其中第四条就是谈到两岸融合发展,同时他也提到了两岸要应通尽通。这个事讲起来,我们常常讲是新四通,过去是要讲要求三通,通油、通航、通商。现在提出来新四通,这新四通里面包含什么东西?包含提升两岸的经贸合作畅通,包含基础设施的连通以及能源货源互通,还有行业标准的共通。基础建设互通在金门跟厦门有通水,将来希望通电,解决金门用电、用水的民生问题。金门通水对金门非常重要,因为水源不够,超抽地下水,造成地下水盐化,对金门高粱制造就会造成影响。至于电方面,金门完全靠火发电,成本非常高,如果通电对金门使用电力成本相当幅度下降,不过这不是今天的主题,我要谈到两岸经贸合作畅通,合作畅通里面涉及到供应链部分,我常常讲光是谈合作不够的,应该也要强调分工。分工就是供应链连接的问题。最后谈到行业标准共通。我们两岸之间,过去为了要符合国际标准所支付出去的权利金是相当可观的。好在我们两岸之间的相关团体在15年前就组成了行业共通的标准论坛,在这个论坛里面也达到相当的成就。等一下跟各位做报告。

我常常觉得要连接两岸,以下几个方面的融合问题很重要:第一个是文化。第二个社会,第三个是经济。

在供应链的部分来看,我们现代的制造业很少有一个产品在单独一个地方完成。多半是由很多零部件从不同的来源到那个地方再组合完成的。这样的经济模式实际上符合经济理论里面国际化理论的 讲究比较利益 ,企业经营里面讲究追求最适当的经营的方式。刚才讲苹果是这样的形式,包括汽车也是这样的形式。汽车的制造需要很多零部件。我记得我在2013年,在武汉的台湾周活动里面就提出了有关建立两岸供应链合作的模式。我们认为汽车制造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刚刚也有提到汽车的制造现在越来越先进,除了机械部分,还有汽车电子的部分。汽车电子的这部分不必要跟着汽车的中心组装厂来走,不一定,除非你是体积庞大,很笨重的零件,才需要跟着中心厂,其他部分可以分散在不同的地方。不仅制造业有这个供应链问题,农业加工产品其实也是有供应链问题,例如欧洲根本不生产巧克力原材料,可是他的巧克力全世界有名。这是农业、农产品加工的问题。

服务业也有类似的现象,刚才也有演讲者提到,将来的服务贸易中,数字贸易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庞大的。我们预估未来服务贸易的成长幅度相当有限。大陆也有一位学者讲了,两岸经贸活动里面包含了贸易跟投资,在1979年大陆改革开放之后,两岸通过香港进行间接贸易,1980年代开始,1980年代末期开始台湾到大陆投资,这个投资造成两岸互惠互利,产生了创汇,就业、税收以及带来企业经营管理的效果。相对来说台湾方面,企业界也能够有 第二春 的发展机会,当然也产生了一些利润。投资活动带动贸易,那么台湾原物料以及机器设备出口到大陆,因为投资活动而大幅度增加,贸易商品结构也随着改变。

在1990年的时候,台湾出口到大陆的产品前十名产品,按照HS CODE来分的,里面有鞋类、家居、人造纤维,纺织品,针织等等。到了2000年时候,传统产业的产品只剩下HS CODE54、61这几个类,2018年时候,传统产业的产品退出了,只剩下什么呢?剩下来的产品,等一下后面有一个副录表给大家看,里面的电子电机类、机械类以及光学类这三样东西是目前出口到大陆最多的产品。各位可以想像到,光学产品主要用于做IT产品。机械产品主要在大陆是装备制造的产品。

这里面也谈到服务业,两岸之间的贸易里面。台湾在货品贸易部分是享受了相当多的顺差。大概去年来说,根据台湾海关的统计,应该在800亿美金的样子,大陆方面的统计是超过1000亿。

但是,在服务贸易方面说的话,台湾确实属于大幅度的逆差。我们单纯从旅游来看,去年来到大陆的人数有614万人,但是大陆到台湾去的,受到两岸关系的影响只有270万人。这里面差距非常大。除此之外,学生到大陆来的人数远超到台湾的人数。这是大概贸易的情况。

据我个人观察,两岸之间的经贸活动本来是互补互利的,两岸之间有互补互利空间。不过2011年左右,两岸的贸易逐渐由合作走向竞争了。特别是在 十二五规划 以后,大陆的工资大幅度上涨,然后沿海劳动力感到不足。还有环保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等等这些造成传统产业必须要转型升级或者转移阵地。这是从合作走向竞争。

至于在供应链分工部分,刚才我也提到了,我2013年在武汉 台湾周 里,针对汽车产业也特别提出,两岸要建立一个 两岸供应链 的概念。一辆汽车的零件是非常多的,那些体积庞大或者笨重的零件,必须跟随组装厂走,但是有很多其他的零件是小的,不必跟着走的。当然,在台湾,在这方面来说的话是比较具有研发和创新的优势。当时我说组装部分厂不一定要硬到大陆来设厂,可以从台湾采购,到这边组装。后来2014年的时候,有一次我陪海协会陈德明会长到台北港参观的时候。我发现在台北港准备出口的福特汽车,最后要安装的零件是来自中国大陆的重庆厂。可见供应链不一定是单向的,可以是双向走的。这是汽车业来看,所以我强调两岸的产业不只是合作,而且最好要分工。当然也有人会质疑,最近提到产业政策问题,我就说大陆方面有发改委负责这方面的事情,发改委在做产业规划的时候,如果做好适当配合的话,两岸会有合作和互利互惠的空间。当我提出 两岸供应链 之后,在同一年10月份,英国的财经杂志提出了一个 全球电子价值链 的概念,当然我相信所谓的全球电子价值链主要是应用在IT产业上,但是事实上不只是电子产品,所有的产品都有这个价值链的问题。

在2015年,出现了一个红色供应链的价值概念。红色供应链所谈的就是说,如果将来全部这些零件,全部从台湾移走到中国大陆来的话。我觉得这样就造成两岸之间的供应链断裂,这个断裂,回到我前面所讲的两岸之间的经济连接,如果供应链是断裂的,那么对两岸关系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那么,后面要讲到的就是新创产业。2014年以来,ICT产业已经快速创新进步,走向智慧化。例如刚才很多讲者讲到机器人、无人机、自动驾驶等等,再加上软件,刚才也有人谈到软件的问题,以软代硬。软件运用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云端等在各行各业有快速的发展,例如智慧医疗,智慧城市。台湾的做工业电脑的原华电子,也在昆山设厂,跟本地的医院结合起来发展医院管理,令就医治疗的智慧化获得相当大的成果。不只是这些东西,还有跨业整合。我刚才曾经提到,未来10-15年全球货物贸易量的成长大概只有2%,服务贸易会成长15%,数字贸易,大数据、云端以及人工智能则是25%的高成长。台湾有人整理了一下,国务院从2015年以来,政府工作报告针对产业升级施政重点里所列的行业,全部是和刚刚我所讲的AI、自动化、软件等等有关系的。这个是值得我们注意的趋势。这些东西所有的发展里面都涉及到人才的问题,等一下我再谈到这个问题。

这里我要谈到行业标准,两岸之间是互有所长。大陆方面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以及创新服务。台湾方面拥有良好、扎实的产业技术以及生产基础。如果两岸将技术跟市场的优势结合起来的话,可以研究共同标准,甚至提升为国际标准。过去15年来,有中国通信以及电子工业标准化协会,这个协会跟台湾华聚产业基金会,在过去15年每年都会举行论坛,这个论坛在8项领域,包括车联网、云计算、互联网等已经累计达成422项产业共识,公布了59项的产业共通技术标准。这是值得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共同研究、共同努力的。我们建立这个行业标准,如果能够成为世界共通标准,就可以向人家收取权利金,不是像过去我们付权利金给人家。

这里谈到人才的培育,创新的基础在于人才,人才应该要从根本培养,而不是从短期恶性竞争的角度出发。但是很遗憾,在过去这两三年来,两岸之间高校的教师以及学生的交流已经大幅度的缩小。这个部分大陆方面应该要考虑,应该要设法放宽一些限制。刚才也有演讲者提到,去年台湾出口到中国大陆的数量,大概占台湾总出口比例的41%。这个数字比2017年、2016年还更高,2016年、2017年是39%、40%的样子,为什么去年特别高,主要是受到了国际局势的影响。但是,今年以来的数字开始下降,原因就是美国的进口商囤积存货还没有卖出去,他当然新的进口就会减少。进口减少以后,会逐渐转移、转单到台湾地区或者其他地方。因此,两岸之间应该要怎么样来协调?哪些产品在中国大陆做最后组装,哪些产品到台湾做最后组装,这里面还必须符合的条件是什么?就是在地制造,在地制造有几种不同的算法,附加价值或者是区域附加价值,刚才有人提到美、加、墨,他们规定区域的价值。用这个这些方式精算供应链究竟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对生产是最有利的。

去年台湾对中国大陆的出口产品,数量最多的第一项就是电机产品。第二是机器,第三是塑胶,第四是光学,这就是我们主要卖来的产品,2014年的时候下面还有玩具、人造纤维这些产品,这但是现在它们几乎都退出了。

最后我总结几句话。未来供应链的发展,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是区域经济整合跟保护主义两者之间矛盾冲突的问题。就像我一开始谈到国际贸易理论也好,企业经营理论也好,都是应该要强调分工的,要选择比较利益进行分工。所以,很多国家在签署区域经济整合自由贸易区协议,目的就是在此。

第二个我刚才说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货物贸易,这三个的变化情况,刚才也有一位讲者提到,我们前几天在福州召开了一个数字经济高峰论坛。这个趋势之下,这部分的发展涉及到软件,AI、人才这些问题,两岸之间也应该要共同讨论人才培育的计划。

第三个就是有关WTO的问题。未来WTO的规则要如何演变?演变的结果对于整个产业供应链的未来计算方式也会有相当程度的影响。所以,一共是这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区域整合跟贸易保护主义之间冲突的问题。第二就是服贸、货贸以及数字贸易的未来发展。第三个就是WTO结构的改变会对未来供应链造成相当的冲击跟影响。以上报告请各位多多指教。谢谢各位。

搜索

广告位
广告位

标签云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