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改委会议连审11份文件 推动各方面制度成熟定型

2019-09-11 10:33已围观

原标题:深改委会议连审11份文件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9月9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距离这一关键时点的时间越来越近,多项重要改革正在加快推进。

会议审议通过了11个文件,这些文件内容涉及中长期改革工作,也跟当前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六稳 工作有关,包括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等内容。

推进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前期重点是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中期重点在全面推进、积厚成势,现在要把着力点放到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来,巩固和深化这些年来我们在解决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创新方面取得的改革成果,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后续要推进的全面改革进行系统部署,包括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多个方面。

这张改革蓝图的推进,有明确的时间表。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今年1月份召开的中央深改委第六次会议,就对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做出部署,提出要对标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继续打硬仗,啃硬骨头,确保干一件成一件,为全面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打下决定性基础。

从今年召开的深改委会议来看,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十几份文件的不在少数,改革工作在持续推进。7月召开的深改委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11份文件,其中包括《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8月1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对外印发,给予深圳更多先行先试权限的改革文件正式落地。

到2020年重要改革要落地,还剩下一年多时间,时间比较紧迫,各项改革工作要抓紧。相比前些年分项改革、试点改革的推进,改革到后期要加强协同性,部分要确定为长期制度。 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深改委会议指出,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要顺应技术革命、产业变革、消费升级的趋势,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9年的重要工作安排中,排在第一位的便是推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了更好应对外界不确定性,提升国内制造业竞争力是根本出路。在8月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两项重要议题之一为 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 。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戒骄表示,现代制造业渐趋复杂,研发、设计等需要专业机构支撑。当前制造业面临动力不足等困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不够。很多制造业企业仍属于传统铸造,不了解工程需求,产品销售困难,附加值难以提高。

技术革命、消费升级等推进产业融合,在业内已经形成共识。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北伟指出,要依托工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升级,支持研发设计、知识产权、创业孵化、科技金融、营销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培育覆盖全周期、全要素的高新技术服务产业链,来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稳定民营企业预期

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民营企业。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强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 毫不动摇 ,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制度化的长期稳定发展环境,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推动民营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健康发展。

在去年11月份,中央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随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陆续出台。胡迟表示,中央层面反复提到对民营企业要一视同仁,部委的一些具体政策也更加注重公平对待。这些工作要继续推进,稳定民企的信心。民企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民企投资占据半壁江山,稳定民企预期,也有助于提振经济。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稳外贸是 六稳 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会议指出,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要强化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和业态创新,以共建 一带一路 为重点,大力优化贸易结构,推动进口与出口、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贸易与双向投资、贸易与产业协调发展,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一带一路 成为近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增长点,是出口大省 稳外贸 的拓展方向,也是国内企业 走出去 的重要着力点。前8月数据显示,我国货物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6%,其中我国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与地区的进出口增长9.9%。

招商局集团海外部部长助理俞亮近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他们在 一带一路 沿线投资项目盈利较好。我国当前经济增速在6%左右,在主要经济体国家中居于前列,但要低于部分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这里有些国家经济增速在8%-9%左右,项目投资回报较好。

促进劳动力和人才有序流动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会议强调,促进劳动力和人才有序社会性流动,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创造流动机会,畅通流动渠道,拓展流动空间,健全兜底保障机制,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林山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列出的改革任务中,很重要的一项是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劳动力、人才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目前仍有些限制流动、限制发挥作用的制度性障碍,未来在户籍、人才引进等方面有望推进一些改革。现在对于大学生基本没有太多限制,但对于一些非大学毕业生,可能仍然存在社保、学历等限制,未来这些限制会越来越少。

若结合8月26日的中央财经委会议来看,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人口限制政策有望逐渐打破。这次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等。

促进人口流动和集聚,涉及一直备受关注的户籍制度改革。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对外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提出要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包括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对于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等。

深改委会议中提到要健全兜底保障机制,可能包括最低工资、社保等系列安排。目前农民工群体社保覆盖面不太广,未来要建立覆盖全部劳动力的社保网络。此外,兜底保障机制可能还涉及基本生活保障,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 张林山表示。

搜索

广告位
广告位

标签云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