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院长顾强:创新高度、联系强度和协同力度,将决定都市圈整体竞争力

2019-11-13 16:31已围观

讯 未来,高度、强度、力度将决定都市圈发展的未来:一是核心城市的创新高度。创新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决定这个城市未来在世界上、在中国的高度。二是都市圈的网络联系强度。联系的强度越高,都市圈的竞争力越强,发展越良性。三是都市圈的政策协同力度。 11月13日,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院长顾强在 《财经》年会2020:预测与战略 上如此表示。

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院长顾强

顾强认为,都市圈已经成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成为中国城镇化的一个最主要的空间特征。

都市圈已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 而在观察和研究区域经济新的特征后,顾强提出四个观点:

一个是城市的中心化、大型化。都市圈形成之后,变成全球城市,跟全球的各类城市形成了更为紧密的联系。二是头部化。今年投资的逻辑很多是头部化,比如我们把科创板的企业打开一看,长三角区域占了45%。三是产业集群化。产业链条重组和生产空间重构带来的网络化发展。四是创新的场域化。现在的创新成果更多的集中在场域区域,这些都指向了都市圈。

在谈及都市圈流动要素问题,顾强主要从人口的流动和创新要素的流动两方面进行分享。

他表示,人口的流动方面,人口向高能级城市集聚,都市圈化的效应日趋显著,最近18年,都市圈范围内人口的增长率1.4%,都市圈周边小城市增长率0.1%。

根据研究,在过去的8年中,城镇化的人口65%进入到了30个都市圈。我们预测,在未来了10年甚至20年,新增的城镇化人口依然集中在这些核心的都市圈。这些人口的增量将来会集中在都市圈的外圈层,这也是世界上主要都市圈发展的经验,也是中国现在主要核心都市圈发展的一个现实。 顾强说道。

他还指出,创新要素的集聚方面,大国大城创新优势突出。位于核心都市圈的企业跟全球的生产要素是紧密联系的,创新的溢出近域比重上升。

根据研究,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上海,科技成果就近溢出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这是一个重要的特征。这样的特征强化了都市圈整体的产业竞争力,所以在都市圈不仅仅有创新的尖峰,创新的策源地,也有新兴产业的承载地和策源地。

顾强总结到,核心城市的创新高度、都市圈的网络联系强度和都市圈的政策协同力度决定都市圈整体竞争力。其中,都市圈创新的高度决定这个都市圈发展的天花板,构筑了都市圈的核心竞争力;联系的强度越高,都市圈的竞争力越强、发展越良性;政策协同力度形成区域发展合力。

展望未来,顾强认为,都市圈空间结构应加快由中心 腹地型向枢纽 网络型转变。 一个理想的空间结构是枢纽网络型的,在城市空间上,应该是组团发展,有机衔接的。在交通上是分层覆盖,有地区的交通枢纽,加上各种交通制式的无缝的连接。在产业上,中心城区创新的尖峰和外面产业集群云状的协同,这是我们描述的一个科学合理的结构。 他说道。

以下为顾强发言实录:

感谢《财经》给我们提供这样宝贵的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都市圈的研究。最近流行一个 圈里人 ,指的就是都市圈。都市圈已经成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为什么我们说中国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 都市圈时代。我只讲一个观点,实际上现代人的跨城居住数量极具上升,比如广东,已经超过了100万人,在京津冀也已经超过了50万人,这跟过去是完全不一样的,都市圈化也成为中国城镇化的一个最主要的空间特征。我们的很多城市在灯光上看着连成一片。促进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已上升到国家重大战略,四中全会里有一句话,叫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这句话好像没有提到都市圈,但是在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中间出来了一个新的都市圈,过去发展四大板块,东部、西部,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十八大以来提出了五大区域战略,国家发改委的城市群规划一共做了19个,在城市群基础上又提出了新的区域空间概念 都市圈,为什么?我相信有它的合理性。

因为在我们的视角下,比如长三角区域,这是一张灯光图,出现了以上海、以杭州两个核心都市都市圈为核心的都市连绵区,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高密度的区域,这也是中国经济现在最具活力的一个区域。第二种空间形态是独立的都市圈,比如南京、合肥,它的辐射范围也辐射了周边的一些区域,特别是南京,辐射到了安徽的苏州、马鞍山、铜陵这些区域。然后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比如徐州、金华、台州。其他城市化地区。未来我们的城市化是这样一个多级的结构。在这样的背景下,都市圈上升到国家的重大区域战略和政策的范畴也水到渠成。

现在的要素加速向都市圈集聚,都市圈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我们在观察和研究区域经济出现了哪些新的特征?一个是城市的中心化、大型化,都市圈形成之后,变成全球城市,跟全球的各类城市形成了更为紧密的联系。另外是头部化,今年投资的逻辑很多是头部化,比如我们把科创板的企业打开一看,长三角区域占了45%。产业集群化。创新的场域化,现在的创新的成果更多的在哪些区域?就是场域区域,这些都指向了都市圈。

都市圈的流动,我分享两个:人口的流动和创新要素的流动。我们看人口的流动,人口向高能级城市集聚,都市圈化的效应日趋显著,这是过去40年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最近18年,都市圈范围内人口的增长率1.4%,都市圈周边小城市增长率0.1%,非都市圈区域的城市,增长率明显的落差,0.3%的增速。

我们对过去8年中国城镇化的人口去了哪里做了一个研究,这个研究是跟高德地图等机构联合做的。根据我们的研究,在过去的8年当中,城镇化的人口65%进入到了30个都市圈,我们对未来做了一个预测,预测的结果是,我们认为在未来了10年甚至20年,新增的城镇化人口依然集中在这些核心的都市圈。

人口到了都市圈以后进一步观察,这些人口会去哪儿?比如大家都上中心城区来,现在由于城市规划的限制,中心城区没有空间,这部分人口趋于稳定,人口的增量将来会集中在都市圈的外圈层,这也是世界上主要都市圈发展的经验,也是中国现在主要核心都市圈发展的一个现实。比如廊坊,在过去的十几年当中增加了100万人,在未来的十年当中,我们预测还会增加100万人,因为大兴国际机场的建设、副中心的建设、雄安新区的建设,人口的流动会向廊坊进一步集中。

创新要素的集聚。大国大城创新优势突出。这些主要的核心都市圈,我们对它的企业进行了研究,发现他们跟全球的生产要素是紧密联系的。创新的溢出近域比重上升,什么意思呢?北京过去的科研成果大部分都不在京津冀区域转移转换,根据我们的研究,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上海,科技成果就近溢出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这是一个重要的特征。这样的特征强化了都市圈整体的产业竞争力,所以在都市圈不仅仅有创新的尖峰,创新的策源地,也有新兴产业的承载地和策源地。

从未来看,人口决定了一个城市的未来,决定了一个都市圈的未来。我们认为都市圈的发展,这三个度是非常重要的:一是核心城市的创新高度。创新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决定这个城市未来在世界上、在中国的高度。二是都市圈的网络联系强度。都市圈发展未来质量好不好,取决于网络化的程度,以及网络的联系强度,联系的强度越高,都市圈的竞争力越强,发展越良性。三是都市圈的政策协同力度。

我们认为,都市圈创新的高度决定这个都市圈发展的天花板,在核心区的创新和驱动、近域创新成果转化区域以及腹地链条支撑区域,构筑了都市圈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我们把联系强度再翻译一下,有更多的讨论余地,比如频度,联系的频度是多高。人口的密度,创新资源的密度是多大。我们做了长三角区域、珠三角区域、京津冀区域联系强度的比较,对很多区域来讲,比如国内建设的几百个新城新区,不成功的基本上都是浓度很低,各种浓度都很低,联系的强度很弱,不举过多的例子,大家可以去想。它的原因是这些联系没有到一定强度。

政策协同力度,如果我们讲市场一体化,比如知识互认,你出了这个城市,对方认你吗?比如公积金,在杭州、上海、苏州、南京,杭州的公积金跨城使用的比例最高,我们看到了杭州的包容性。

我们认为都市圈发展是未来高质量发展重要的平台。都市圈内部的空间结构,高质量平台内部发展要良性,要健康,要优质。都市圈的空心结构应该加快由中心腹地型向枢纽网络型发展,2035年我们主要的一批都市圈将成为世界上排名靠前的都市圈。像上海、北京,总体空间是区域稳定的,但我们认为在成长型区域里,都市圈还有很大的潜力。区域发展格局,用另外一个视角去看,世界是尖的,比如看GDP,看人口的集聚,完全看到了另外一个景象,这些表明了它的集中的程度。尖峰跟周边地区的协同非常重要,根据我们的研究,都市圈内部区域跟外部区域的落差,上海跟周边区域发展的落差是最小的,很不幸的是北京跟周边地区发展的落差排第一。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城镇体系结构的问题,我们跟中国遥感中心的一些机构进行了合作研究,从天上往下看,到底这些人住在哪儿?这张是北京都市圈自然形成的城镇体系,但这个体系跟行政的城镇体系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固安,就两块形成,这样的城镇格局不难发现,从核心的城市到副中心、到节点、到微中心的结构发展不完善。

我们认为有多大的腹地就会支撑多大的城市这样的中心外围结构,过去我们的城市,中心一个大饼,外围在自己的行政区范围内规划几个城镇。从未来都市圈的发展来看,中间这张图是北京的每天早上上班的人群来自哪儿?最远来自固安县,从廊坊市区、从涿州,甚至还有怀来的,根据我们的研究,北京最远10%的人,单程的上班距离是42公里,单程时间是96分钟,为什么会做成这样的原因?城市规划不合理,这里很重要的是交通网络和城镇体系网络。所以,未来有多大的网络,就能够支持多大的都市圈。

以产业为例,它的空间结构,由于都市圈的存在,有大量的都市工业,它的半径可能在50公里左右,比如物流、食品、中央厨房、印刷等等。另外一些产业,比如规模制造业,汽车业可能要从顺义搬出去了,去河北的沧州。都市圈的空间结构有一个重大的重构的空间,也需要重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未来我们认为一个理想的空间结构是枢纽网络型的,在城市空间上,应该是组团发展,有机衔接的。在交通上是分层覆盖,有地区的交通枢纽,加上各种交通制式的无缝的连接。在产业上,中心城区创新的尖峰和外面产业集群云状的协同,这是我们描述的一个科学合理的结构。

《财经》年会2020:预测与战略由《财经》杂志、财经网主办,于11月12日-13日在北京举行。

(嘉宾观点据现场发言整理,未经发言人本人确认)

 

搜索

广告位
广告位

标签云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