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超市百强┃永辉赶超大润发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2020-07-07 08:08已围观

  6月29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2019年中国超市百强”。华润万家居榜首,大润发以947亿元的销售规模位居榜单第二,永辉首次超越沃尔玛,以931.5亿元的销售规模位居第三。

  近日,龙商网&《超市周刊》撰文,对超市百强的永辉、大润发进行对比解读。文章认为,从长期趋势来看,永辉只要做好小业态进一步扩张,减少大卖场比重,以及调整品类结构,那它的上升势头还是能保持住的。而大润发如果不能实现彻底转型的话,恐怕它的业绩持续下滑将不可避免。

  全文如下:

  一纸榜单中觅踪迹,会发现国内超市老二和老三之间的差距正在快速缩减。

  近日,2019中国超市百强榜单新鲜出炉,龙商网&超市周刊记者发现处于第二、三把交椅的大润发和永辉之间的销售规模正在急剧缩小。百强榜单显示,大润发2019年销售规模为947亿元,永辉则是931.5亿元,两者仅相差15.5亿。

  15.5亿对于正处在发展中的区域中小企业来说,可能需要铆足了劲地去追赶,但之于永辉这种体量级的企业而言,这就跟“王健林的1亿小目标”情况类似,不日便可手到擒来。

  再结合两者销售与门店增长率来看,永辉均呈双位数的增长可以说是吊打了大润发平均下来不到1%的增长水平。从销售增长率来看,大润发呈现出1.3%的负增长,永辉则保持了21.3%的高速增长;而在门店增长率上,大润发维持在1.7%的低增长,永辉则是12.9%高增长的佳绩。

  估计,再过一、两年也就是2021或是2022年左右,保持当下持续增长态势的老三永辉将会赶超老二大润发。

  “只要永辉保持其生鲜竞争力以及加快业态转型,那么它要在一两年内追上甚至赶超大润发都是极有可能的。”北京京商流通战略研究院院长赖阳如是判断。

  01老二的辉煌

  老二大润发曾是一颗亮眼的“星星”。

  2001年,当永辉刚刚成立的时候,大润发、家乐福、沃尔玛已经大行其道。1997年进入大陆市场的大润发,不到10年时间,在黄明端的带领下,成为横跨两岸,年营业额突破千亿台币的超市帝国。

  同一时期,“农改超”出身的永辉销售额才50亿元人民币,刚刚跨进中国连锁百强五十强行列,而大润发以300多亿元的销售规模及近百家大店稳居前十序列。作为小弟,永辉只能望其项背。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仅仅10年,当年望其项背的小弟永辉如今开始吊打大润发,这其中的故事会是怎样的一波三折、波谲云诡?

  成也萧何败萧何。大润发同家乐福等大型商超一样,都是通过采用账期的方式来无偿占用供应商的资金,以及以收取渠道费用的形式获利。这些公开的“潜规则”在当时大为盛行,几乎已是不成文的交易规则。

  这种涸泽而渔的方式,大润发玩得炉火纯青。问题是,成就低价的招数并未创新而是师从家乐福,只不过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些招数里,有一招就是盘剥供应商,而让供应商低头的最好筹码就是店多店大。

  自此,多开大店多开店,成了大润发的一条铁律,于是大润发一路高歌猛进。2011年7月,拥有“大润发”和“欧尚”的高鑫零售在香港上市,市场占有率超过了沃尔玛,一跃成为中国超市业大哥,黄明端也成为媒体眼中赫赫有名的“陆战之王”。

  可是,这样的大哥供应商不服,憋屈了多年的供应商很多因不堪重负而另谋他方,供货速度慢影响着用户购物体验,进而也影响着销量,尤其是生鲜类产品,这让大润发的竞争力变弱。

  永辉正是抓住了大润发的这一软肋,快速发力逐渐缩小了和大润发的差距。

  黄明端和他的大润发开辟了一个时代,那是一个属于黄明端的时代。可是,那个时代开始落幕,属于永辉的时代到来了。

  02 老三的突破点

  在大润发风光无限的时候,永辉在干什么?

  这位现如今的超市行业三哥,那段时间在闭关修炼,左手合伙人,右手供应链,找到了一条长久的发展路线即坚持真正的自营。永辉的这一波操作,恰好点中的正是大润发的死穴。

  合伙人制充分激发了门店员工的积极性,而供应链优化则提升了永辉门店经营效率,低损耗、高效率又大为提升其价格空间,大润发盘剥供应商的低价优势被永辉化于无形。同时,借助于基地直采优势,保证口感的同时生鲜商品品质也得到了保证。

  在与境内外巨头竞争的过程中,永辉巧妙地避其锋芒。在与巨头们相比标准化产品供应链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永辉开始发力生鲜,其门店内超50%的营收来自于生鲜,成功地将昔日超市里作为陪衬的生鲜产品打造成门店的核心竞争力,获得了相当可观的经营利润。

  生鲜商品给永辉带来了不菲的毛利。据了解,永辉超市生鲜商品平均毛利率常年维持在20%左右,在同行中名列前茅。由于其培育了完整的生鲜商品供应链,从而打造了牢靠的护城河。

  自带生鲜基因且进行多轮改革强化的永辉生鲜发展模式几乎无人能够模仿。与其他零售企业相比,近20年来,永辉超市的经营特点非常鲜明:一方面以生鲜商品为主打品类;另一方面坚持不过度占用供应商资金。

  在赖阳看来,永辉与大润发两者的发展态势之所以大为不同主要在于其存有本质区别的商业模式:大润发是传统大卖场模式,以日杂百货等商品为主,生鲜占比不大,而永辉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是生鲜商品的经营。

  “在网购冲击下,顾客一站式需求被消解,传统大卖场营收必然下降,且幅度相当大,而生鲜这一品类显然受到的冲击较小。”赖阳分析道。

  03 新的较量

  “昨天你可能跑在泥泞的道路上,今天可能跑到平坦的柏油路上,我们很幸运的找到了这一双新跑鞋”。在2018年的一次公开演讲中,黄明端表示,大润发要穿上新零售的“跑鞋”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其中,拥有庞大线上流量入口的股东阿里巴巴是最大靠山。按照黄明端此前的介绍,高鑫零售与新股东有非常多的合作,包括从淘宝引入流量增加订单、与盒马鲜生共享供应链、以菜鸟网络为基础提供一小时到家服务,进行B2B层面以及国际采购上的合作等。

  记者了解到,2018年大润发开始加大门店数字化改造,对门店进行基础设备的安装以及线上互联网建设。同时,还设立了一小时配送服务海鲜达;与盒马合作成立盒小马;与盒马鲜生成立合资企业,在海口及东北三省开设盒马鲜生等等。

  不过,转型的成果体现在数字上并不算乐观。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集团总销售营收为1018.68亿元,同比上升0.5%;货品收入为912.79亿元,同比下滑4.5%;权益股东应占溢利28.34亿元,同比增幅为14.4%。

  尤其是在反映零售商整体盈利能力的同店销售增长指标上,高鑫零售已经连续三年录得负值:2017年高鑫零售同店销售增长为-0.26%;2018年,除去家电货物销售之外,这一数据为-1.72%;2019年,数值有所上升,但仍处负值为-1.3%。

  而在过去的2019年及2020年第一季度,永辉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财报显示,2019年永辉实现营收847.77亿元,同比增长20.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为15.64亿元,同比增长5.63%。2020年Q1营收为292.57亿元,同比增长31.57%。

  在核心财务数据实现高增长的同时,永辉依然保持稳健扩张的态势。2019年,永辉新开超市门店205家,储备超市门店244家。截至2019年底,永辉的超市业务已进入24个省市,超市业态门店达911家。

  对于线上业务,永辉同样重视。在今年6月底永辉发布的20周年内部信中,强调了永辉要成为新一代消费者手机里的永辉。而据财报显示,永辉线上业务Q1销售额20.9亿元,同比增长239%。

  惊醒后的大润发也开始发力小业态和生鲜,龙商网&超市周刊记者获悉取名“小润发RT-mini”的大润发小店目前正处在装修阶段,其首店位于江苏省南通市跃龙南路(虹桥路口),周边覆盖多个人群密集的小区,是一家生鲜加强型的社区超市。小润发RT-mini项目负责人袁彬透露,该店将于近期开业,经营品类以生鲜为主,生鲜占比60%以上。

  但相比在这个领域已经摸爬滚打了一段时间的永辉来说,大润发无疑落伍了,“从长期趋势来看,永辉只要做好小业态进一步扩张,减少大卖场比重,以及调整品类结构,那它的上升势头还是能保持住的。而大润发如果不能实现彻底转型的话,恐怕它的业绩持续下滑将不可避免。”赖阳说道。

搜索

广告位
广告位

标签云

广告位